1. 前言
写了第一篇文章后我自己看了一下,感觉对于 Git 初学者似乎没有很明显的帮助,字里行间透露着更文的敷衍... 并且学习新事物本身是一个不断折腾的过程,似乎只有不断试错,才能够有所收获。所以关于 Git 使用的第二篇一直没有憋出来,一度想弃坑。
终于今天有一点兴趣更文,我想,相比作为一篇教程,也许将她作为一种建议也是可行的。所以接下来的内容不会专门讲述 Git 本身的命令啥的,而是写一些软件方案和心得体会。
2. 环境配置
我主要使用了这样三个软件:Git
、Gitui
、 VS Code
,分别作为核心、提交和浏览历史版本、查看未提交的内容及合并差异的工具。
环境配置上,三者都有自动化安装的安装包,安装的时候一路 NEXT
即可,有时候没有添加环境变量,那就尝试手动添加。
安装好后可以在命令行内查看版本(墙裂推荐 Windows Terminal):


3. 使用示例
本例中从 Gitee 拉取了我自己的仓库,修改了其中的 Readme.md 文件中的一段表述,然后推送到远程仓库。
(1) 将远程仓库克隆到本地
因为远程仓库不在本地,所以第一次需要克隆
# git clone example.com/username/reponame.git

(2) 在 VS Code 中编辑文档
使用 VS Code 编辑需要的文档,使用 Git 追踪的文档可以查看改动

(3) 使用 Gitui 添加改动的文档,commit 并 push 到远程仓库
在命令行中打开目录,输入
# gitui
即可打开 Gitui ,具体按键在界面中已给出。使用方向键和回车将改动添加到暂存区,按 c 呼出 commit massage 界面,输入 commit massage 后回车提交,按 p 推送到远程仓库。

(4) 在网页查看提交内容
在仓库页面查看自己的提交记录,点击统计可查看网络图(不同平台功能和位置也会存在差异)

4. 结语
因为表达能力有限,直提供了有限的使用展示,具体内容还需自己摸索。不过我认为这样的方式已经能够较大的提高生产力了。
发表评论